作者:ezaiai发布时间:2024-07-26 21:25:08
溯源黄鹤楼的来历,学术界多认为,武昌夏口城设立的军事瞭望哨就是黄鹤楼的前身。
夏口城的建立应该从关羽走麦城说起。刘备为关羽报仇,率军伐东吴,在夷陵大败。东吴和蜀国结仇,为了屏障首都武昌(今鄂州),遂在江夏山(今蛇山)建立夏口城。
《三国志》对此有明确记载:黄武“二年(223)春正月,……城江夏山”。清代顾祖禹《读史方舆纪要·湖广方舆纪要序》:“孙权知东南形胜必在上流也,于是城夏口,都武昌。”夏口城的修筑在吴国历史上不是小事,1700多年前的军事城堡,用今天的眼光看,不过一个小土城,方圆只有二三里,但郦道元《水经注》认为这个小土城具有“依山傍江,开势明远,凭墉藉阻,高观枕流,上则游目流川,下则激浪崎岖”的气势。
夏口城修筑17年后,孙权下诏:“诏诸郡县治城郭,起谯楼,穿堑发渠,以备盗贼。”在孙权的新诏中,我们第一次看到“楼”的信息,谯楼即城门上的瞭望楼。但这时夏口城起的谯楼,是黄鹤楼的前身吗?不能轻易下结论。因为《三国志》和《水经注》没有一个字涉及黄鹤楼。
为什么大家都认为黄鹤楼最早是三国时黄鹄矶上的瞭望楼呢?这与唐代李吉甫(758—814年)撰写的《元和郡县志》有直接关系,该书如是描述夏口城:“吴黄武二年,城江夏,以安戍地也。城西临大江,西南角因矶名楼,为黄鹤楼。”后人解读这句话,把建楼的时间固定为黄武二年,把黄鹤楼固定成军事瞭望楼,并把这个军事瞭望楼固定在黄鹄矶上。
凡军事瞭望楼,都是为了登高警戒。夏口城背依江夏山,本身就具有了“开势明远”“游目流川”的优势;况且在冷兵器时代,常常会兵临城下,遭遇围城,把军事瞭望楼搭建在城外几无先例,但利用城门上的谯楼居高望远则是常态。夏口城又怎么会把瞭望楼建在城外的矶石上呢?也许有人会说,黄鹤楼是搭建在夏口城内的。笔者也不排除有这种可能性,但郦道元《水经注》中明确说到:“船官浦东即黄鹄山……山下谓之黄鹄岸,岸下有湾,目之为黄鹤湾,东北对夏口城,魏黄初三年孙权所筑也。”这个黄鹄岸当是后来的黄鹄矶。由此可知,夏口城并非直接与黄鹄岸相连。所以,“黄鹤楼最初是建在黄鹤矶上的瞭望楼”这一点颇值得商榷。
李吉甫是地理学家,他生活的年代,黄鹤楼已经成为天下名楼。他登临黄鹤楼,观察地理形貌,记述历史,描述现状,是非常正常的。所以,李吉甫的“城西临大江,西南角因矶名楼,为黄鹤楼”其实描述的是他看到的现状,也就是“在原夏口城的西南角,有一个黄鹤楼,楼因黄鹄矶而得名”。
黄鹄矶上真正出现军事瞭望楼当在南北朝时期。
南朝刘宋的第五位皇帝刘骏登基第二年,即公元454年,就把荆、湘、江、豫四州中的八郡划出,设立郢州,这就是历史上的“分荆置郢”,郢州的治所设在夏口。夏口遂从县治所在地升为州治所在地。首任郢州刺史为国戚萧思话,他对夏口城进行维修和扩建,让夏口城变身为郢州城(亦称郢城)。
萧思话扩建的郢州城沿蛇山西端北坡而上,直至山脊。《南齐书》记载:此城“据黄鹄矶,边江峻险,楼橹高危,瞰临沔汉”。所谓“边江峻险,楼橹高危”,其意是新城的城墙延到了江边,城墙上还建有用以侦察、防御、打击攻城之人的“楼橹”(楼橹系古代作战时搭建的没有顶盖的高台)。
注意,这个“楼橹”据黄鹄矶,高到可以“瞰临沔汉”,可见作为瞭望及防御的作用不可小觑。笔者以为,如果一定要把黄鹤楼的前2身固定为军事瞭望楼,那么,黄鹤楼的前身应该是这个建于南朝的“楼橹”。(武汉地方志专家,武汉
具有1700多年历史的黄鹤楼经历和见证了中国历史上的一些列重大事件:三国鏊兵、岳飞抗金、天王进城、辛亥首义、铁军北伐、武汉会战……承载着不可磨灭的历史记忆,见证着武汉古往今来的发展史。
黄鹤楼不过是一个名不见经传的瞭望塔,直到唐开元年间,一个叫崔颢的诗人成全了黄鹤楼,反过来黄鹤楼又成就了一代诗人崔颢。
有一个传说是古代武昌蛇山上有座酒楼,老板姓辛,此人很慷慨。某日有道士来饮酒,辛老班不收其酒钱。道士为感谢辛老板的千乘之饮,临别时,用橘子皮在墙壁上画了一只仙鹤。谁知此仙鹤在客人来饮酒时,会跳舞劝酒。
从此酒店生意红火,辛老板也靠此发了财。十年后道士重来,歌笛一曲,只见白云朵朵空中来,仙鹤随之起舞,道士也骑鹤而走了。辛老板为纪念此事,在蛇山上兴工动土,建高楼一幢,取名黄鹤楼。
三国吴黄武二年(223年),吴大帝孙权修筑夏口城,于城西南角黄鹄矶建军事楼一座,用于瞭望守戍,即黄鹤楼。
南朝宋大明六年(462年),文学家鲍照首作《登黄鹄矶》诗于黄鹤楼;泰始五年(469年),祖冲之撰成志怪小说《述异记》讲述有江陵人荀环在黄鹤楼遇见仙人驾鹤并与之交谈的故事,为黄鹤楼称谓最早出现的文字记载。
南朝梁普通七年(526年),史学家萧子显撰《南齐书》称黄鹤楼神话中驾鹤仙人为王子安,使黄鹤楼更具现实色彩。
唐开元十一年(723年),诗人崔颢作《黄鹤楼》七律诗,黄鹤楼因此又有“崔氏楼”之称。
唐永泰元年(765年),文学家阎伯理撰《黄鹤楼记》,涉及黄鹤楼的传说、地势形制、当时人物活动及感想诸方面;记中指出黄鹤楼神话传说中的仙人为费祎,形成与《南齐书》中称仙人为王子安不同的说法,进一步发展完善了黄鹤楼传说。
唐宝历二年(826年),鄂州刺史、武昌军节度使、鄂岳沔蕲黄观察史牛僧孺对鄂州(今武汉市武昌区)城垣进行大规模改造,黄鹤楼与城垣分离,成为独立的景观建筑,后楼毁改建为白云阁。
北宋元祐年间(1086年~1094年),鄂州知州方泽重建黄鹤楼。
南宋初年,黄鹤楼倾圮,实体故址不存。
元至正三年(1343年),威顺王宽彻普化太子修建胜像宝塔,为供奉舍利和安藏佛教法物的喇嘛塔,黄鹤楼实体仍不存。
明洪武四年(1371年),江夏侯周德兴大规模扩建武昌府城,重修黄鹤楼。
明成化年间(1465年~1487年),黄鹤楼年久倾圯,都御史吴琛重修之。
明嘉靖四十五年(1566年),黄鹤楼毁于大火。
明隆庆五年(1571年),都御使刘悫重建黄鹤楼。
明崇祯十六年(1643年),起义军大西政权领袖张献忠所部败退武昌,明平贼将军左良玉率兵入城与之激战,黄鹤楼毁于兵火。
清顺治十三年(1656年),御史上官铉重修黄鹤楼。
清康熙三年(1664年),黄鹤楼毁于大火,湖广总督张长庚、巡抚刘兆骐重建黄鹤楼。
清康熙十三年(1674年),湖广总督蔡毓荣补葺黄鹤楼。
清康熙二十年(1681年),黄鹤楼遭雷击起火,部分损毁,后整体倾圮。
清康熙四十一年(1702年),湖广总督喻成龙、巡抚刘殿衡重建黄鹤楼。
清康熙六十一年(1722年),湖广总督满丕,巡抚张连登小修黄鹤楼。
清乾隆元年(1736年),湖广总督史贻直重修黄鹤楼。
清乾隆四十四年(1779年),乾隆帝为黄鹤楼题“江汉仙踪”四字横匾,后又御制“百岁寿民吴国瑞四世一堂”的诗碑置于黄鹤楼中。
清嘉庆元年(1796年),湖广总督马慧裕全面整修黄鹤楼,增加石础四十余件,中间贯以铁索,改变了黄鹤楼自始建以来的纯木结构。
清咸丰六年十二月(1856年),太平天国起义军为保卫武昌城与清军激战,黄鹤楼毁于战火。
清同治七年(1868年),湖广总督官文、李瀚章,巡抚郭伯荫重建黄鹤楼。
黄鹤楼始建于三国时期吴黄武二年(公元223年),最初是作为瞭望用的“军事楼”。唐《元和郡县图志·卷第二十七·江南道三》:“吴黄武二年,城江夏以安屯戍地也。城西临大江,西南角因矶为楼,名黄鹤楼”。西晋统一后于是变成了一处观赏楼。因为黄鹤楼最初建在黄鹤矶,所以得名黄鹤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