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weidy发布时间:2024-06-18 17:03:04
近日,有关于吉林长春一家幼儿园给小朋友们举办集体婚礼的新闻引起了大家的关注,一群可爱的小朋友扮作“新郎”“新娘”模拟婚礼,还请来家长作为征婚人,让网友们感到非常不理解。
近日,吉林长春新区北湖大象幼儿园的一场“幼儿婚礼”引发关注。
视频中,幼儿园被精心装饰成浪漫的婚礼现场,门口高悬着“吾园有喜 一起吃大席”的红色横幅,一群稚气未脱的孩童扮作“新郎”“新娘”,模仿成人世界的婚礼习俗,进行“拦门”“塞红包”等活动,场面煞是热闹。
这一事件迅速成为网络热点,引发人们对于幼儿园教育理念的激烈讨论。对此,该幼儿园园长表示,举办这场婚礼仪式是为了帮助孩子度过婚姻敏感期,引导他们在择偶、社会交往等方面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当地教育部门则解释:“这是幼儿园开展的情感教育活动,也是孩子成长过程中的性别启蒙教育,家长、孩子都是自愿参加的。”
视频发出后引发网友热议,相关话题登上微博热搜。
有网友认为,幼儿园的活动多种多样,只要正确引导,情感教育也是有必要的。也有人认为,过早让孩子接触婚姻思想,会引发孩子早熟。
举办这场幼儿“集体婚礼”的初衷,听上去似乎不难理解。从教育心理学的角度看,儿童在成长过程中确实会经历各种敏感期,包括对婚姻的好奇和模仿,但在这个过程中,如何科学合理适度地引导和教育孩子,避免过早地成人化,是一个需要慎重考虑的问题。
众所周知,儿童期的教育以启蒙、引导和自然成长为重,而非过早地让他们接触和扮演成人世界的角色。因为此时孩子们的心智尚未成熟,他们对于婚姻、家庭等社会角色的理解尚处于模糊状态。
如果让他们参与模拟婚礼,可能会给他们带来错误的认知,认为婚姻只是一种游戏,而非一种需要承担责任、付出努力的长期关系。这种“催熟”的教育方式,实则是对孩子情感教育的误导。
需要指出的是,情感教育应当是渐进式的,是伴随身心成长中建立健康的人际关系,学会表达和处理情感的过程。而角色认知的培养,则应当建立在孩子们对自我和他人有了基本认识的基础之上,引导他们理解并尊重不同角色的社会职责和道德规范。
这场“结婚仪式”显然偏离了这两个教育目标的初衷,它更像是一场闹剧,让孩子们在模仿中失去了对真实世界的判断。
事实上,孩子的心智发展有其固有的规律,他们需要在不同的阶段中逐渐认识自己、理解他人,形成健全的情感和认知体系。在这个过程中,模仿和角色扮演的确是一种有效的学习方式,但前提是这些角色和活动必须符合孩子的认知水平和心理需求。
显然,“儿童婚礼”这样的活动,对于大多数3至6岁的孩子来说,是过于复杂和成人化的,他们很难真正理解其中的意义和价值。
每个孩子都是独立的个体,他们有自己的成长轨迹和认知方式,“催熟”式的情感教育,显然忽视了孩子们的个体差异和成长节奏。幼儿园作为孩子们成长的摇篮,更应该注重教育内容的科学性和适宜性,尽可能遵循儿童身心发展的规律。
有一个问题不可回避:这场幼儿“集体婚礼”之后,孩子们该如何称呼婚礼中的对方?难道互称老公老婆吗?不妨多想一想,错误的时间、错误的地点,这样的婚礼游戏究竟留下了什么。